当前位置:首页 > 太攀蛇 >

【白头蛇】

时间:2015-07-22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迷 点击:0

      导读:【白头蛇】白头蛇是一个头部白色的蛇类,通常大家说的白头蛇是指白头蝰亚科的蛇类,我国喜马拉雅白头蛇也是其中的一种,白头蝰亚科(学名:Azemiop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科下只有一种有毒蝰蛇白头蝰(A. fea),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主要分布于越南至华南(包括福建、广西、江西、贵州、四川、云南、浙江等)一带。并散见于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及西藏东南部。白头蝰的标本产地为缅甸的枯门岭。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相仿。

白头蛇图片
 
      纲:爬虫纲
      目:有鳞目
      亚    目:蛇亚目
      科:蝰蛇科
      亚    科:白头蝰亚科
 
      1、形态特征
 
      白头蝰并不属于巨型蛇种,长度一般不会超越一米。根据学者Liem等人(1971年)的记载,体型最长的白头蝰长度只达77公分;而在1997年奥罗夫(Orlov)则指出最长的雄性与雌性白头蝰,分别长72公分及78公分。
 
      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有数个主要的原因。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尾巴,同时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著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镜蛇科的蛇般有着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白头蝰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脊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白头蝰的颜色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或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淡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淡黄色的,瞳孔则呈直线形。


白头蛇图片2
 
       2、分布境域
 
       白头蝰主要分布于越南至华南(包括福建、广西、江西、贵州、四川、云南、浙江等)一带。并散见于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及西藏东南部。白头蝰的标本产地为缅甸的枯门岭。
 
       白头蝰多栖息于山区(约至海拔1000米),喜欢较清凉的气候(约摄氏20至25度 。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白头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


白头蛇图片3
 
       3、生长习性
 
       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三角形。有时候,它们又会摇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情况危急时,它们亦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赵尔宓于1981年提出白头蝰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三月至十一月的时候。
 
       白头蝰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白头蝰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鼩。据一些曾饲养白头蝰的饲育报告中得知,白头蝰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鼠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


白头蛇图片4
 
       4、毒性
 
       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Dr. Bryan Grieg Fry)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的毒性是相仿的。
 
      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

      5、白头蛇价格

      据一些饲养过白头蛇的网友介绍,白头蛇虽然稀少,但根本养不活,很多宠物蛇爱好者都难饲养或,和翠青蛇产不多难养,几乎不开口,价格也就卖不上好假了,一般在300-400元左右。


白头蛇图片

 
      相关新闻:
 
      白头蝰蛇堪称世界最毒蛇 “一碰毙命”数秒间血液凝固
 
  世界濒危物种的最毒蛇类白头蝰蛇,昨日首次在湖北宜昌境内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现身。白头蝰蛇,顾名思义,它的头为白色,但让它出名的不是颜色,而是他 的威力,这种有着三角形头型的蛇,被专家称为“一碰毙命”,为目前世界上尚存的罕见最毒蛇种。
 
  昨日,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前不久在大老岭海拔1680米的高山上发现一条罕见蛇,经相关动物学家鉴定:这条蛇名叫白头蝰,属于巨毒蛇类,目前属于世界上濒临物种,在宜昌境内首次发现。
 
 发现这名白头蝰蛇的人是56岁的谭家义,他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居住了50余年。“住在这里50年,工作30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白头蝰蛇。”谭家义说。
 
 谭家义是如何巧合地发现了白头蝰蛇的呢?原来,8月12日晚7点多,他和同事一行几人从大老岭某山庄酒店徒步回住处,突然发现公路边上有东西在动。“当时看不清是什么东西,走近细看才发现是一条蛇。”谭家义说,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让他也养成了用手机拍摄各类小动物收藏的兴趣。
 
 此时,他也条件反射似的拿出手机拍照。手机亮光一照,谭家义顿觉惊奇:“这条蛇非同寻常它的头呈三角形,是白色的,身上还有斑纹,长约60公分,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蛇。”直觉告诉谭家义这条蛇一定不一般,兴奋的他赶紧叫回走在前面的四五个同事,大家见后都觉得稀奇用树枝轻轻触动它,它便显现出要咬人的“架势”。
 
 后来,经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金良博士比对照片鉴定确认是白头蝰蛇。陈金良表示,白头蝰蛇属于剧毒蛇类,是濒危物种。这次在大老岭发现的白头蝰蛇在宜昌境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常被比喻为“一碰毙命”。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