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蛇品种大全 >

【大草原响尾蛇】资料品种简介

时间:2016-02-12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迷 点击:0

    导读:【大草原响尾蛇】资料品种简介大草原响尾蛇(学名:Crotalus viridis viridis)是响尾蛇的指名亚种。体色呈浅绿色或浅红色,具深色边缘的斑块。头大,三角形,略扁,颈明显,鼻眼之间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上颌短而略高,前端着生1对长而弯曲的管状毒牙和几对后备毒牙,张口时能竖立,闭口时倒卧于口腔背部。头背鳞片对称,体粗壮,尾短。食各种小型脊椎动物,幼体兼食蚯蚓或节肢动物。卵胎生。尾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遇敌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每秒可达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声。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中文学名 大草原响尾蛇 
    拉丁学名 Crotalus viridis viridis 
    别    称 草原响尾蛇指名亚种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 爬虫纲
    目有鳞目 
    科蝰蛇科 
    属响尾蛇属 
    种草原响尾蛇 
    亚    种 大草原响尾蛇 
    命名者及时间 Rafinesque, 1818 
    英文名称 Prairie Rattlesnake
 
    大草原响尾蛇外形特征:
 
    大草原响尾蛇长度在50-180厘米。体表面颜色变化很大,范围从浅到深褐色和橄榄灰色。腹侧区通常是奶油色。背部图案组成一些黑褐色斑点,中心通常是深色的花斑。尾部通常与背部具有同色的斑点并标有狭窄的黑圈。头部三角形,略扁,颈明显,鼻眼之间有颊窝,瞳孔竖枣核状。头背为对称大鳞,肛鳞1枚,尾下鳞成对或单行。响尾蛇的响环像一串干燥的中空串珠,摇动时响环会互相摩擦震动空器发出嘶嘶声警告入侵者,刚孵出的幼响尾蛇尾部只有一个响环,响环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脱皮慢慢增加,响环越长串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这也表示这只响尾蛇的年纪越大,而还没有响环的幼响尾蛇因为无法发出警告声音,因此碰到入侵者都会毫无预警的发动攻击。
 
   大草原响尾蛇生活习性:
 
    大草原响尾蛇吃小型哺乳动物和啮齿目的动物(如兔),地面筑巢的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包括蛇,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响尾蛇尾巴上由坚硬皮肤形成了一个角质轮。由这种角膜围成了一个空腔,空腔内又用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来回振动,空泡就发出一阵阵溪流的水声。响尾蛇用这种声音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是它捕食的一种办法。
 
    大草原响尾蛇在早春和晚秋,天气温暖时,在白天进行狩猎。大草原响尾蛇既不能耐热又不能耐寒,所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已变为昼伏夜出,暑天时躲在各种隐蔽处(如地洞),冬天群集在石头裂缝中休眠。响尾蛇皆为毒蛇,对人有危害。
 
   大草原响尾蛇繁殖方式:
 
    繁殖为卵胎生,每产仔蛇多达8-15条。
 
   大草原响尾蛇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南部,爱达荷州东部,蒙大拿州,美国北达科他州东部,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东南部,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西部,南下墨西哥科阿韦拉州北部和奇瓦瓦州西北部。
 
   大草原响尾蛇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7年——低危(LC)。
 
   大草原响尾蛇相关知识:
 
    响尾蛇皆为毒蛇,对人有危害。人类被响尾蛇咬伤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如大型昆虫的叮咬,随即晕厥。这只是初期的症状。晕厥时间短至几分钟,长至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感觉身体加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呈一种颜色(大部分呈褐红 色或酱紫色)。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进入人体后,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脑神经后致使脑死亡。
 
   响尾蛇毒素:
 
    美洲响尾蛇(Crotalus) 毒液中的毒素蛋白,异源二聚体,具有磷脂酶A2(PLA2)活性,与人PLA2相似。结合于突触前特异的膜蛋白,改变递质释放。应用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大草原响尾蛇图片:

大草原响尾蛇

大草原响尾蛇

大草原响尾蛇

大草原响尾蛇

大草原响尾蛇
 
   大草原响尾蛇视频: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